2020年,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能力,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环境。
一、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1.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二级学院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学校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校院两级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成员。
2.根据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新要求,稳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引导学院开展工作并给予支持。制定《延安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警示教师不要触碰师德警戒线,规范教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生活行为。
3.建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体的教师档案,完善教师个人的师德承诺和考核记录。
4.统筹全校性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为各学院开展工作给予政策指导和经费支持,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活动。
(二)充实“延安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基地”内容,讲好延大育人故事
5.充实“延安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基地”内容,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新增老教师的教案、教材展览、新增医学板块内容,彰显延大特色,在医学认证和全国政协考察团时,得到肯定。以“延安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青年教师参观学习,传承老教师艰苦风斗、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
6.开展“讲好延大育人故事,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活动,面向全校征集整理了优秀教师的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在校园网设了“师德师风”专栏进行宣传,引领教师积极投身“静心育人、潜心教书”的育人事业,传递正能量。
(三)依托各类资源,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与思政课专题培训
7.承办西北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组织我校马院教师积极参加,通过专家讲座、示范教学、座谈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全校辅导员进行BOPPPS教学能力和TET教师效能工作坊,有效提升辅导员思政课授课能力,与学生交流沟通能力。
(四)开展各类活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8.开展了教师节表彰、献花和教师宣誓等活动。
二、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创新教师培训工作
(一)疫情期间为“停课不停教”做好保障工作
9.疫情期间,组织教师进行多场线上学习,利用西北联盟、超新等学习平台,积极推送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学习新方法,适应新模式。
10.为教师线上、线下教育提供保障,有序开放视频录播室、教师研修室,为教师录制线上课程提供帮助。
11.组织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组成辅导团队,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二)打造教师培训师团队,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12.精心组织,打造三支具有延大特色的教师培训师团队,分别是BOPPPS有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培训团队和对分课堂培训团队,全部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工作,到今年底全部落地,已为医学、化工、生科、计算机、学工队伍等学院开展了5场专项培训,培训人数达240多人。在同类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推进方面,步子较快且特色显著。为延安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的BOPPPS教学培训,在认证专家反馈会上得到肯定。
(三)完成岗前培训与考试工作,多举措支持青年教师成长
13.组织延安大学、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138名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考试,完成2019年113名培训合格人员教师资格证办理。
14.线上教育与校本教育相结合,为新进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将延安精神教育作为新进教师入职教育的第一堂课,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与专家进行校史校情和师德师风教育与基本教学能力培训。
15.对新进教师进行BOPPPS教学训练。
16.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学院为青年教师指定一名老教师作为导师进行帮助指导。
(四)注重教师心理发展,为教师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7.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立了延安大学教师心理素质发展中心,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组织交流学习,提升教育与管理能力
18.组织教师赴上海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交流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组织本部门工作人员赴天津进行业务交流,提升部门队伍的业务与管理水平。
19.参加西北地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联盟和全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的活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今年已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教发中心我校交流考察,大家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同心协力共促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20.将“对分课堂”教育模式,引入党员学习活动,提升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