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学教育科学》授权发布
作者:张正光 张晓花 王淑梅
摘要:所有课程都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这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共识。“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其成果也正日益显现。但是,高校在推行“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认识误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要求,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心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合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念辨误;原则要求;实践探究
“课程思政”自2014年由上海市教委率先提出并实践,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再到被正式纳入教育部文件,“课程思政”已经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2017年12月和2018年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文件,在全国高校部署推广“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已然成为高校各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由于“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个新理念,并且与异于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自提出之日起即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误解、质疑,甚至是批判。即使是在积极响应并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师那里,他们对什么是“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等问题也不是很清楚。因此,有必要在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之际辩驳“课程思政”理念误识、探寻“课程思政”原则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1“课程思政”在运用中的理念辨误
“课程思政”的理念辨误、原则要求与实践探究
实际上,“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教学理念。它要求各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通过挖掘、提炼课程内蕴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规范、科学和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进而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多方协同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近年来,各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不可否认,“课程思政”在建设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如课程泛化、标签化、功利化、一体化、机械化等现象,在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时也出现了“包含论”“升级版”,甚至“替代论”等错误认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人们对“课程思政”这个新鲜事物的认知有关,因此,必须打破认知藩篱,走出认知误区。
第一,“课程思政”是不是把各门课程都上成思政课?当前有一些人不理解,甚至质疑“课程思政”的提法,认为推行“课程思政”就意味着要把其它课程都上成思政课,甚至是简单地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纯粹政治课。这种观点很显然是错误的。它不仅是对高校思政课的一知半解,甚至是误解,而且也是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曲解,更是对高校所承担历史使命、根本任务的漠视。“课程思政”不是要把所有课程都上成思政课,而是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除专业知识之外的育人元素,组织并激发授课教师除“授业”“解惑”之外的“传道”意识和育人自觉,使广大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目前高校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专业课、通识课、思政课三类,每类课程都有自身的边界,承担着各自的知识、文化、技能传承任务。比如:专业课一般是指高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促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传承、培训和发展。通识课是伴随通识教育理念兴起而开设的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思政课则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树立“四个自信”而开设的课程。在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其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展开。相比较而言,在三类课程中,思政课无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但是,这并不等于专业课和通识课就可以作壁上观。相反,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都应该在青少年人生“拔节孕穗期”进行精心引导和栽培,将育人同教书一样都看成是“分内之事”和“无差异劳动”。
第二,“课程思政”是不是包含了“思政课程”,是其升级版,甚至是替代版?“课程思政”的提出让一些人心生疑问:不是已经有思政课程了吗,为什么还要搞“课程思政”?是不是要用“课程思政”替代“思政课程”?于是出现了“包含论”“升级论”“替代论”等观点。很显然这些观点也是错误的。首先,“课程思政”不包括“思政课程”,两者之间不是包含关系。“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特指思政课以外的专业课和通识课。其次,提出“课程思政”并不是因为思政课程搞得不好,要探寻升级版或替代品,而是为了着重解决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专业课等课程育人功能不彰,与思政课呈“两张皮”、甚至是消解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象,其目的是“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进而画出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同心圆。在这个同心圆中,思政课处于圆心位置,发挥核心作用,其它课程环绕周围,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充分肯定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但他更是洞察到,完成立德树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又绝不仅仅是思政课的“独幕剧”,必须是包括专业课、通识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大合唱”。在立德树人的大舞台上,只有指挥、主唱和乐队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育人乐章。高校思政课因为缺少专业和学科的支撑,思政课教师的归属感和存在感较低,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在高校中边缘化现象严重,而在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把价值观教育同知识教育相剥离的错误倾向”,即只专注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训练,而忽视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就是要唤醒专业课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把传承科学的知识技能与传播科学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第三,“课程思政”是不是对其它课程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功能的消解?有些人认为,提倡“课程思政”就是对其它课程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功能的消解。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其关键在于他们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看成对立关系,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道德教化、价值观引领看成对立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此消彼长。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消长关系,相反搞好了价值观引领会极大地促进专业学习。一方面,不管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元素,而且,教育的本真是育人,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可见,挖掘每门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本来就是各科教师的份内事。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彰显价值引领和信仰信念塑造,不仅不会影响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相反恰恰会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更好地促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实现由单纯的“技术人”向理性的“社会人”转向。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专业学习的社会价值和个人肩负的社会责任、家国使命,才会有更纯正的学习动机、更强劲的学习动力,其对专业知识的习得和技能提升才会更加自觉,教育的价值才会愈益彰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融理想信念于读书学习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不是仅靠思政课就能承担得起的。它需要高校所有课程、所有老师、所有工作都紧紧围绕这一重大任务,充分占领育人阵地,发挥育人所长,在助推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四个自信”和远大理想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
第四,“课程思政”是不是在现有课程体系外再增设其它课程?上海市教委提出“课程思政”理念后,一些高校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新开设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甚至校本特色的课程,如“大国系列”等。也有一些学校把原来的人文素养课纳入“课程思政”系列,认为这就是“课程思政”。这在探索初期值得肯定,毕竟对于新生事物都需要经过认识和实践检验的过程。随着“课程思政”实践的展开,特别是在教育部主导下,“课程思政”开始复归本真,即不必然需要另外开设其它课程,而是要去充分挖掘现有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很多学校开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计划,鼓励各课程教师探索符合本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方案。也有一些学校倡导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结对共建,共同打造“课程思政”。无疑,不管是个体探索,还是结对共建,“课程思政”都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第五,“课程思政”是不是对以往课程育人成绩的否定?有人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认为既然提出“课程思政”,那就意味着以往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及其授课教师都没有尽到育人责任。于是,有人抛出了“思政课程”“孤岛论”“唱独角戏论”等论调。这种观点依然是错误的。必须肯定,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有育人意识的,只是这种意识有着强弱之分。一些教师的确缺少“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为谁育人”的追问和自觉,没有把知识传授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自觉结合起来。甚至有一些教师片面鼓吹培养所谓的“价值观中立的人”“世界公民”等。这显然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课程思政”首先追问的是“育什么人”“为谁育人”这个终结问题。只有价值、目标明确了,才能找到“怎样育人”的动力和路径。因此,“课程思政”的提出并没有否定其它课程既往的育人成绩,而是在于唤醒和提升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
2“课程思政”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
“课程思政”的理念辨误、原则要求与实践探究
高校专业课、通识课不是思政课,两者之间存有明确的边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粗暴地要求教师把专业课、通识课上成思政课,而是要求教师善于发掘课程中本就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它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达成善尽育人的责任。“课程思政”不是对“专业课程”的否定,而是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之“盐”融入专业教育之“汤”,使之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与“显性”的思政课程相得益彰。因此,从“专业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急行军”,而必须遵循其间的基本原则。
第一,求真性原则。虽然每门课程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职责,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已经搞清楚了什么是“课程思政”,都厘清了所授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能自觉履行育人职责。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的时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防止标签化和功利化。所谓“标签化”就是在还没有领会“课程思政”理念实质的前提下,为了跟风、赶时髦,甚至是出风头、捞好处,便匆匆上阵给自己的课程贴上“课程思政”的标签。这在课程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为简单地,甚至强行地在课程培养计划、教学目标中塞进几条关于德育的相关话语,就实现了“课程思政”,至于课程教学内容依然是“原汤原药”。二是集全校或全院之力打造一门或若干门课程,冠以“课程思政”名头,便大肆宣扬。有些学校“课程思政”还没有实践,便急着四处找媒体作报道。这种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课程思政”不仅不能增强思政效果,反而乱了教学计划、教师阵脚和学生心神,其对于达成“立德树人”目标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教师等各方面善作善成,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当作政治运动;要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充分挖掘包括地方、校本、课程、师资等多方面资源,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政”,并坚持成熟一门课程推出一门课程;要在高校,乃至中小学营造“课程思政”氛围,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鼓励先进先行先试,引导观望者努力跟进,教育质疑反对者转变认识。
第二,一体化原则。“课程思政”的“一体化”不是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归为一体,使其同质化,而是强调同思政课程需要一体化一样,“课程思政”自身也需要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课程思政”一体化指导性政策和意见,组织编写分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使大中小学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有一个基本遵循和必要参照;其二,高校要有针对本校特点的“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三,横向上“课程思政”一方面要定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隐性”地位,主要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因而不能喧宾夺主,想当然地把专业课堂教学当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其它课程、特别是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能动摇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其四,纵向上“课程思政”还要处理好与中小学相关课程的关系,既不能简单重复,也不能脱节太多。
第三,协同性原则。高校立德树人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门课程合力而为。思政课程只是建设这个“艰巨而复杂”工程中的核心力量,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但是,思政课程也有边界,这种边界以及当前思政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这就需要“课程思政”来协同。当然,这种“协同”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需要事前的科学调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一是要搞清楚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二是要搞清楚这些新要求哪些是现有思政课程没有体现,或者无法涵盖的;三是要搞清楚这些思政课程无法体现或涵盖的内容,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在多大程度上,或以什么方式可以协同;四是要搞清楚即便是思政课程已经涵盖的内容,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合理强化,等等。只有搞清楚了这些前提性问题,才可能找到“课程思政”的成长性空间,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遵循协同性原则,需要树立系统的观念,超越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通识教育的局限,以“盐”溶于“汤”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融入各科教学之中,使各门课程都参与立德树人的伟大工程,实现与思政课程的步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育人体系。
3“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
“课程思政”的理念辨误、原则要求与实践探究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搞好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它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高校要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门课程同思政课程同心同道同向同行,一起守好“渠”、种好“田”,建构协同体系,形成协同效应。2016年12月和2019年3月,习近平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其它一系列讲话,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针。
首先,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强化所有课程教师,特别是专业课、通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前提。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这里的“道”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前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道”“信道”就是要求高校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但是,由于术业有专攻、学科(课程)有边界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往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比较薄弱,特别是对基本原理的把握缺少整体性、系统性,对基本原理的运用缺少自觉性、针对性,对用基本理论武装学生缺少积极性、主动性。有些时候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实现由“想”到“能”的转化,其前提是“学”“懂”“信”,而要做到“懂”和“信”,又必须先学。
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要想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行“课程思政”,则必须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否则只能是望文生义、纸上谈兵,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广大教师应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自觉性,把握其精髓,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课程教学实践。一是紧紧抓住单位、部门组织的集体学习机会;二是组织学习小组,有计划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三是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当作指导教书育人的毕生志业;四是借助外脑(力),帮助自己实现比较快速的理论提升。
其次,筑牢“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是对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使命担当意识的政治指引。过去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较多专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而较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其原因之一即与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理念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相关讲话精神,制定“课程思政”实施细则,并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培训、检查、监督、考评等各个环节,营造起“大思政”育人氛围。
筑牢“课程思政”理念,一要引导教师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定位、根本任务,教师的岗位职责、使命担当,促使教师牢固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意识,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二要引领教师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教师的“四个自信”,进而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的自觉自信。三要匡正教师的错误认识,帮助教师辩证认识思政工作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其认识到好的“课程思政”不仅不会削减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相反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只有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教师内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才会“乐教”“善教”,才会像挖掘专业教学资源一样自觉地挖掘思政教学资源,才会像讲授专业知识一样自然地穿插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课程思政”才能一如水过地面、“盐”溶于“汤”,不作痕迹,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其三,科学挖掘和配置“课程思政”资源,按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对“课程思政”作整体设计和推进。“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要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各类课程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从发生学上看,“课程思政”应该与高校课程教学同步展开,因为无思政不育人。这也是中国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从结构学上看,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思政课程都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其内容各有侧重,但更是相互应证、相互支撑的知识、信仰体系。从方法论上看,“课程思政”具有整合、重组、创新等特性,体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根本要求和基本准则。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校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内涵式发展就是要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在推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构筑课程、科研、文化、实践、服务等全面的育人体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的核心,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理应对之进行整体设计和推进。但是,在实践中,“课程思政”却落入两难境地,即由于学科专业的分野,造成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懂专业但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课教师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懂专业知识。如果由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挖掘配置课程思政资源,如何保证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理解准确、把握到位而不出现“过”“不及”甚至“偏离”的情况?如果由思政课教师挖掘配置课程思政资源,又如何保证其挖掘配置的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自然融合、相恰,而不是望文生义?针对这种情况,当前比较好的措施应该是在学校指导下组建挂靠教务部门的“课程思政”教研院,由它来创设机制、搭建平台,统筹全校力量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相关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一起的学习研讨,一方面帮助专业课教师凝练思政资源,升华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让思政课教师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在思政课上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分类教学,最终实现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技能、价值、信仰的良性互构,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的交互融通。
其四,强化“课程思政”落实环节,调动学校、学院、教师三个方面的积极性。“课程思政”源于地方实践,归于中央统一部署,最终要由高校落实。习近平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现在“课程思政”的要求明确了,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课程思政”理念确立之后,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及其可以取得的成效,关键在于学校、学院和教师的落实。
因此,必须强化“课程思政”的落实环节: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关键是校领导要端正认识,自觉把推进“课程思政”作为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来抓,从政策导向、机制设立、资源配置等方面为“课程思政”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讨、师资互通、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引导,以点带面,助推“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二是学院要真抓落实。学院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组织和实施者,管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课程思政”能否落实、落细、落地全在于学院的组织指导。学院要根据学科、专业、课程等不同属性作整体规划,从聚焦课程到聚焦专业,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先确定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再设定各类课程群的思政目标,每门课程再围绕课程群的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最后有计划、分步骤地遴选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三是教师要身体力行。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者。“课程思政”有没有成效,能够取得多大成效,其决定因素在于教师。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方式,“既不能做‘披萨饼’,也不能做‘三明治’‘肉夹馍’,要做成‘佛跳墙’‘大烩菜’”,真正将其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之中。
总之,“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广大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课程思政”,强化理念,自觉践行,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作者简介:
张正光(1971-),安徽南陵人,法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张晓花,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王淑梅,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转载自:《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P52-57